创新核地科技,再铸核地辉煌
来源: 日期:2014年04月17日 点击 : ——热烈庆祝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成立55周年 ■秦明宽 许丽 马颖 刘权 2014年3月18日,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简称核地研院)迎来了55周年华诞。55年来,几代核地研院人艰苦创业、励精图治、求实创新,取得了辉煌业绩,为我国原子能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目前,核地研院已成为一所集铀矿地质、遥感技术和应用、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和分析测试为主要研究领域的多学科综合性科研单位,是全国核地质科学研究中心。 建院以来,核地研院经历了艰苦创业(1959-1964)、曲折前进(1965-1971)、励精图治 (1972-1984)、结构调整(1985-2000)和创新发展(2001-2014)五大发展历程,承担并完成国家、部委等各类科研项目3000余项,在铀成矿理论、铀资源预测评价技术及应用、遥感地质及应用、核废物地质处置、核技术研发与应用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提出花岗岩体内可以找到铀矿,打破了国外“花岗岩中没有铀矿”的理论禁锢;提出并创新发展了我国四大工业类型铀矿及其成矿理论,系统总结了全国铀成矿规律,出版了四大工业类型铀矿找矿指南;建立了适宜我国地质特点的铀资源预测评价和攻深找盲技术体系,基本摸清了全国铀矿资源潜力的“家底”;完成了全国铀成矿区划、重要成矿区带和重点地区铀成矿远景预测,指导、推动了铀矿勘查新发现和资源扩大突破。遥感技术尤其是高分辨定量化遥感技术在铀多金属勘查、非金属能源矿产调查、目标特性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已成为核安全领域的国家技术手段;建立了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场址评价技术体系,在全国范围内确定了处置库预选区和地下实验室场址比选区,等等。 ——铀成矿理论与资源预测评价 十余年来,核地研院承担实施了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在铀矿基础地质和成矿理论、战略选区与区域预测评价、找矿技术方法与深部探测等领域硕果累累,为加快我国铀资源的扩大突破,缩短找矿周期,落实新的铀资源勘查基地和后备勘查靶区做出了突出贡献。 创新发展了“热点铀成矿”、“深源铀成矿”理论:从理论上阐明了热液铀矿富集机理,确定铀主要来自深部,其成矿深度可达2-3千米;系统建立了我国南方典型铀矿田(地区)的热点作用识别标志和热点铀成矿模式,为我国热液型铀矿的攻深找盲和外围扩大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已基本形成适宜我国地质特点的砂岩型铀矿成矿理论体系,主要包括典型层间氧化成矿、叠合成矿、构造活动带成矿、断块(隆)成矿、油气改造成矿、生物成矿等创新性铀成矿理论(观点),为指导新区突破、老区扩大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为实施新一轮全国铀矿潜力评价和铀矿建模工作,将我国铀矿床重新划分4大类和21个亚类;将我国铀成矿区带划为4个成矿域、11个成矿省和49个成矿区,为新时期铀矿床研究和预测评价及资源突破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通过全国铀矿资源潜力评价项目的实施,建立典型铀矿床成矿模式111个,区域成矿模式29个及相应的预测评价模型,对利用模式指导找矿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构建了全国铀矿资源潜力评价3大类数据,首次实现了全国铀资源潜力评价成果数字化数据综合集成,预测了全国铀资源总量,基本摸清了我国铀资源的“家底”。 历经5年攻关,全面总结了我国各大工业类型铀矿成矿规律,系统建立了全国所有铀矿床的矿床式、区域找矿模式及预测模型,论证了各大工业类型铀矿新的找矿方向和资源潜力增长方向,撰写出版了《中国铀矿床研究评价》5卷10册780万字的巨著,在全国铀矿找矿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也为中长期铀矿勘查部署提供了重要依据。 中国铀矿第一科学深钻 ——核废物地质处置 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经过近30年的发展,核地研院在高放废物地质处置顶层设计研究、场址性能评价、工程屏障材料(膨润土)长期性能研究以及中低放废物地质处置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技术优势。 完成了《中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战略研究》报告,分析了我国和国际相关研发工作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了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发展战略构想以及相关政策建议;向国家有关部门提交了《高水平放射性废物地质处置设施选址》标准(草案),明确提出了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选址的程序、数据要求和对比准则,为规范处置库选址等活动提供了重要保障。 缓冲材料热-水-力-化学耦合性能大型实验台架 ——高光谱遥感技术与应用 形成了高精度遥感数据获取-定量化数据处理-综合分析应用的技术体系,拥有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航空成像光谱测量与数据处理系统、航空激光雷达测量系统、实验室光谱定标系统、地面光谱测量系统及航天遥感数据分析系统,在矿产资源勘查、生态环境监测、灾害检测与治理、城市规划、工程选址及农林业调查等领域取得了突出成果。 近年来,利用航空高光谱技术优势,先后在新疆、甘肃、青海等重点成矿区带开展了高光谱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定量化高光谱遥感影像数据采集,建立了高光谱遥感矿物填图技术流程,编制了近20种蚀变矿物高光谱专题图,提取结果经验证准确率达到了90%以上,新发现了多处铀及多金属矿化异常地段;通过热红外高光谱在矿产资源勘查中的技术方法研究,为铀多金属矿产勘查取得新突破提供了重要支撑。 ——具备很强的综合技术能力 建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铀资源勘查技术和地质工艺、遥感信息与图像分析、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究三大科研平台;遥感信息与图像分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铀资源勘查技术、高放废物地质处置评价技术等3个中核集团重点实验室运行良好。两个国际化技术联合中心(IAEA-CAEA铀矿资源勘查技术联合中心和IAEA-CAEA放射性废物技术联合中心)已成为IAEA相关技术培训的重要基地之一。 拥有区域地质调查;固体矿产勘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遥感地质勘查;岩矿鉴定与岩矿测试等8项地勘甲级资质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甲级资质。现有技术能力可在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非常规矿产资源调查、大型设施选址、国土规划、地下水污染评价与治理、农林生态、食品及医药卫生检测、环境监测与评价、核安全和核辐射环境监测与核事故应急响应、废物处置及放射性环境检测仪器生产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民品开发与市场拓展 为推进核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实现技术增值,核地研院充分发挥人才、技术、设备等优势,积极开拓市场,先后在矿产资源勘查、钻探工艺、遥感技术与应用、物化探技术应用、分析测试、环境影响评价、仪器研制等技术服务和产品的研制开发中做出了显著成绩。 到目前为止,已初步建立了完整的核地质仪器研制、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体系,投放国内市场的产品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环保产业方面,在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处置、尾矿库选址及场址评价、环境监测及污染调查、灾害监测与治理、核电厂址选址、城市规划等领域承揽了大量环保产业相关技术服务项目。 在矿产资源开发市场,核地院与中矿、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华北地勘中心、宁夏核工业地质勘查院等单位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国内外开展了多个项目的矿权和资源勘查开发合作等工作,部分项目已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此外,近年来依托地勘资质和技术能力优势,在国内外承揽了一系列地质找矿、生态环境调查和城市规划等横向技术服务项目,获得用户的高度评价。 ——人才培养与人力资源 核地研院是较早具有招收研究生和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的科研单位之一,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始于1982年,198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权,2002年,经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8次会议审议批准,核地研院获得了“地质资源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实现了学位授权的新突破,取得了研究生培养及学科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积极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国际原子能机构等合作,通过在职研究生培养、出国留学、科访等多种途径,积极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建有核地矿系统高级专业人才培养基地。 现有科技人才队伍中,拥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防科技工业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得者、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奖获得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核集团科技带头人、青年地质科技金锤奖及银锤奖获得者等相关专业领域领军人才50余名,组成了一支高素质科研创新团队。 ——国际合作与交流 重点围绕铀矿地质、高放废物地质处置、遥感信息与图像处理等研究领域,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已形成多渠道推进、多形式相互促进的国际合作新局面。 目前,核地研院已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俄罗斯、美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瑞典、澳大利亚等)建立了良好的双边和多边技术合作关系,与法国、瑞典、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签订了合作谅解备忘录。积极参与欧盟框架协议技术合作项目。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合作日臻密切,在铀矿地质、高放废物地质处置领域,承担了多期IAEA技术合作项目;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为技术瓶颈突破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我国培养了一批批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科技和管理人才。 55年来,核地研院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530余项,2009—2013年连续5年荣获中国地质学会“十大科技进展”奖,申报并获授权专利150余项,出版专著100余部,发现新矿物6种。2008年以来连续6年获中核集团公司业绩考核A级,多次被中核集团公司授予杰出科技成就、业绩突出贡献等荣誉称号。 |